您的位置:科河生活网 > 历史 > >正文

​什么是“历史虚无主义”

摘要什么是“历史虚无主义” 我们经常讲,年年讲,月月讲,日日讲,要警惕“历史虚无主义”思潮的泛滥。特别是对于马克思教育者来说,思想教育可能比其他一切教育都要艰难。 有专...

什么是“历史虚无主义”

我们经常讲,年年讲,月月讲,日日讲,要警惕“历史虚无主义”思潮的泛滥。特别是对于马克思教育者来说,思想教育可能比其他一切教育都要艰难。

有专家学者指出:“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虚无中国传统文化。历史虚无主义者持“全盘西化论”,盲目渲染西方文化的普世性,认为“海洋文明”优于“黄土文明”,道路是西方的对,月亮是西方的圆,人性是西方的美,言必称西方, 唯西方马首是瞻。”

这种“崇洋媚外”现象的存在,我们不能一概地认为这是不爱国的行为,或嗤之以鼻,或评头论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加以攻击。历史虚无主义的滋生是需要土壤的,这些土壤在以前是报纸等传统媒体,而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,网络成为了“历史虚无主义”的沃土。那些在网络上闭着眼睛的键盘侠,应当是新时期下话语权攻坚战里的“俘虏”,他们还是我们的同胞,甚至是我们曾经的战友,有些还是被蒙在鼓里的人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发展经济,真正地做到文化自信,逐步提升国家话语权,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。

文化自信,不是拥有悠久的文化就能拥有自信。我国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有着从未间断的悠久文明。说起我国古代文化:有先秦子学、两汉经学、魏晋玄学、隋唐佛学、宋明理学、清代朴学等点缀文化之星空。更有唐诗、宋词、元曲、明清小说耸立于中华文明之史册,“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、智慧、气度、神韵,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”。传统文化往往具有特定的历史时期所特有个性,并不容易未普通人所接受,但长期形成的风气,则影响着后人。自强不信,兼爱非攻,家国情怀,贵中尚和,天下为公,这些思想都具有很高的境界和对人生社会很深的思考。

近代革命时期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,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:红船精神、井冈山精神、长征精神、延安精神、红岩精神、西柏坡精神。承前启后,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,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、铁人精神、红旗渠精神讲述了自力更生的艰辛。改革开放后的抗震救灾精神、特区精神、载人航天精神展现了迎难而上的果敢。新时代的丝路精神、工匠精神、劳模精神诠释了自强不息的品格。这些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,也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提炼,突显了中国人民的勤劳与勇敢,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敢于自我超越的胆魄与风骨。

时间终将证明,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,历史虚无主义者终将成为历史的笑谈。

标签: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