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颐和园的垃圾箱都成了网红 游客扎堆围着拍照
北京颐和园的垃圾箱都成了网红 游客扎堆围着拍照
最近,北京颐和园的垃圾桶都成了网红,吸引了很多游客拍照。这个垃圾桶就在颐和园著名景点十七孔桥附近。
游客拿着手机对这个十七孔桥造型的垃圾箱拍照。
原来,颐和园的垃圾桶上方两侧凸起的位置正是十七孔桥的缩小版模型,有人把相机贴近垃圾桶,通过调节焦距和角度,拍出缩小版的“金光穿洞”。据了解,颐和园十七孔桥在冬至前后会呈现红光穿桥洞的奇景,被称为“金光穿洞”。古人在建造桥时掌握、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识,当太阳在冬至前后下午最低点照射时,阳光会贯穿整个桥洞,呈现“红光穿洞”的自然奇观,这也是造园设计者的神来之笔。
将相机靠近垃圾桶,一张缩小版“金光穿洞”的照片就瞬间完成,再也不用苦苦等待了。
垃圾箱上拍摄的十七孔桥缩小版“金光穿洞”。
皇家园林颐和园中著名的十七孔桥,建于清乾隆十五年,即1750年,桥面宽8米,桥高7米,长150米,整座桥给人以一种雄伟恢宏之感。桥正中的大孔,从桥两端数来都正好是“9”,而“9”被称为极阳数,是过去封建帝王最喜欢的吉利数字,所以将桥建成十七孔。十七孔桥,由于桥孔大小不一,桥面像一张弓,又像天空中七彩的长虹飞架在碧波万顷的昆明湖上非常壮观。
“金光穿洞”的景观并非是最新发现,在颐和园十七孔桥建成初期,古人就发现了它在黄昏时的壮美景观。最近几十年来,每逢冬至前后,颐和园十七孔桥准能锁定无数摄影爱好者的“焦点”。只有在这个时节的日落时分,十七孔桥的所有桥洞,才会被夕阳染上一抹金光,乍看就像是在桥洞里点燃了明灯。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“金光穿洞”,并且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。
这几天,千人扎堆颐和园,等候8小时只为了20分钟时间拍摄“金光穿洞”景观。
标签: